藝術兵團藝評:映畫一代男.殘菊物語

劉思鉻

《殘菊物語》這部電影一如既往反映了三十年代風氣保守,但民智漸開的東方世界。最令人著眼的地方就是那曖昧的,跨越階級觀念的情愫,由女主角阿德,那種天真的想要幫助主人而一手推動。菊之助與阿德亦主僕亦朋友,而菊之助也不願接手家族建立的名聲,與阿德出走,可有一種讓觀眾衝破藩籬的快意。還少不了溝口健二的長鏡頭,往往可以吊觀眾的癮,不知下一秒,在那情境會發生甚麼事,也讓鏡頭不再長期關注主角,而從配角的表演及主角的聲音出發,讓觀眾自行想像,就像菊五郎與菊之助吵架的一幕,當菊之助被媽媽勸過後仍回去與爸爸理論為何不能出外修練時,鏡頭停在媽媽與菊之助的朋友身上,也讓人有思考的空間。

當然,從鄭導演的映後談,我首次瞭解到他的女性主義思想,作為社會學的學生,我也深感佩服,在那個年代,不僅是談女性被迫壓的生活,更是女性主動要求,從屬、成就她身邊的男人,所謂「賢內助」,從阿德的死,對這個觀念作出負面的批評。但在電影裏,或多或少都反映當時的日本比起中國等地的思想大有進步,尤其在最後一幕,菊五郎准許他們的名份,讓菊之助回去探望阿德,雖然沒有太大交代原因,但對我來說,展現了人性大於一切社會倫理的「包袱」,當兒子以嬌人的演技回歸家族,反映阿德的心思,也許因為這樣而原諒了他們,許是宣傳這種人性大於天的思想。

但不知道溝口是否有心推崇,歌舞技表演的場口佈置相當細緻,時間也相對地長,或許也能從另一個方向去思考女性的地位,尤其是菊之助也是飾演女性,與阿德作為一名婢女,低聲下氣的習慣造成強烈的對比,也更加能反映到舞台前的女人是沒有地位的,只有在舞台背後、男人允許下,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
試想像,若果菊之助沒有挫敗,十分強勢和守舊,阿德還會說得到意見嗎?(即使可以也是低聲下氣-那是一種習慣)說到底《殘菊物語》針對的,是社會壓迫下,每一個小女人的生活。

Back to Article Li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