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生劇社演出《妄境》
醫學生劇社
劇社介紹
MEDEGG's Production,又稱「醫蛋」,全名為「中大醫學生劇社」,於2001年10月成立,翌年4月正式註冊為非牟利團體。榮譽顧問為陳家亮教授,顧問是莊梅岩小姐、黃國威先生、魯文傑先生等。顧名思義,這是一個由中大醫學生組成的戲劇組織,不論前台後台都由醫學生一手包辦,絕不欺場。劇社首齣話劇《想•》於2002年9月在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上演,2003年更與醫管局轄下的心靈綠洲合辦了一個為 SARS 前線醫護人員減壓工作坊,名為 《心靈綠茶之•夢•遊》。除此之外,劇社曾製作的劇作包括《幸福太太》、《找個人和我上火星》、《殺哪愛》和《生死之權》等,劇社的演出場地並不只局限於中文大學,亦多次於西灣河文娛中心、荃灣大會堂等地方作表演。每一次的演出不論是演員、監製、導演,或是後台工作人員如舞台監督、燈光師、音效主管、化妝師、場景設計師、道具師均由一眾醫學生擔任。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」,我們一班醫學生雖然並不是最專業,但我們卻有著對戲劇不可磨滅的熱誠,以及為戲劇付出的心。在每次的演出裏,我們透過劇作與觀眾交流,透過排練與同學互相認識互相支持,通過每次的演出與抱有同樣熱誠的人一起在戲劇中成長。我們有一份歸屬感,讓我們可以自豪地說「我是MEDEGGer」。對於戲劇,我們「樂之」、「好之」,也可以說有一點點「知之」,而這份熱誠將我們帶到一起,組成戲裡戲外一個溫暖的家。我們喜歡舞台劇,喜歡準備,喜歡演出,喜歡傾注心打造一份禮物送給觀眾。感謝各位觀眾的支持,因為沒有你們,再好的演出也是枉然。你們的支持組成了戲劇最不可缺少的部分。醫蛋再次感謝你們,希望大家繼續熱烈捧場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編劇的話
很感恩有機會通過劇賽分享這個故事。
能夠將《妄境》搬上舞台,要感謝很多人的信任,陪伴,包容和支持。
角色和故事,哪怕是虛構的也好,總有些現實的影子。
艾的迷茫,林的盲目,蔡的淡漠,莊的偏執。
把這些碎片拼湊在一起,也許就是自己的寫照。
「時間迫人不斷向前。」 大家都習慣這樣說。
把一切歸咎時間,似乎就能免去自我覺察的功夫。人們放任生活淪為數字和符號,然後堆砌出差強人意的現實,繼續前行。然而,在我們真正停下腳步審視生活時,或許會發現時間不過是藉口。
妄境。也許有人曾經進去過、成長過,也許有人此刻身在其中而渾然不覺。它並非一個地方,不屬於任何時空。妄心一起,妄境便至。
生命是如此動人,我們又是如此麻木。
願我們都能時刻反思生活,在紛擾的世上保持內心一方澄明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導演的話
我接觸戲劇只有一年,第一次擔任導演一職,要帶領整個製作誠然頗具挑戰性。看著劇本上的文字慢慢在台上成形,實在是一種奇妙的感覺。感謝前後台各位齊心協力,讓這次的製作得以完成。像以往的劇賽一樣,今次的過程亦非一帆風順。一路上有很多考慮及難題,是以往我用前台演員的身份參與製作時從未遇到過的。感激這次導戲的經歷,讓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戲劇,並在當中成長。
猶記得首次閱讀劇本,當中的主題在我的腦海中遺下印記,久久揮之不去。我自問不是經常思考生活,對待生活的態度一向隨意,總是毫不多想便邁向人生下一個關卡。這個故事,讓我反思「反思」的重要性何在。雖然劇本經過多次修改,可幸箇中意義並未大變。
《妄境》是醫學生劇社認真準備的成果,希望大家享受演出的同時,亦能收獲更多反思的空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劇情大綱
時間。所有人都想捉緊它,但無人能阻止其離去。若果有天,我們苦苦追逐的竟反過來成為自身的束縛,我們該奮力掙脫,還是駐足停留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編劇:鄧童
導演:張錦諾
副導演:羅琬茵、黃達揚、呂思潁、霍盈蓓
監製:羅琛怡
副監製 :劉藹瑩、朱嘉盈、黃康晴、黃月晴、凌悦芝
幕後工作人員
舞台監督:徐君樂
助理舞台監督:何樂天、許友泓、邱玟琛、陳瑞怡、植威廉
燈光設計:梁衍邦、黃芷瑜
燈光設計助理:黃銥琳、陸曉晴、許文彥、劉俊堅
音響設計:丘㛄婷、鄒明哲
音響設計助理:蘇子傑、孫朗晴、李芍霖、羅俊熙
佈景及道具設計:方詩瑜、袁得嘉、麥嘉慧、劉烜瑋
佈景及道具設計助理:張亦飛、甘浚祺、張沛欣、李欣彤、蔡子恩、張慧霖、梁筠宜、黃易、張芷嫣、莫君霖、劉璟峰、孔慶嵐、柳澤殊、陳鴻僖、鄧匡廷、陳怡靜、何沅澄、張為勤、陳息壤、鄭海藍、林樂晴、許友灝、謝灝麟、連柏迪
形象及服裝設計:劉晞琳
形象及服裝設計助理:鄭羽軒、梁天恩、葉詠喬、陳柏安、區瑋恩、彭穎琛
演員
李卓恩 飾 艾
郭斯洭 飾 莊
曾翊軒 飾 林
張灝軒 飾 張
葉卓穎 飾 蔡